發(fā)布時間:2012-06-28
來源:中國食用菌商務網(wǎng)
黑木耳,又稱云耳、光木耳等,是著名的山珍,它可藥、可食,是中國人餐桌上常見的菌類食品。
可到底什么樣的黑木耳才是好的?本期《生活實驗室》將通過實驗告訴你辨別黑木耳的方法。
■市民詢問
泡木耳泡出沉淀物會不會是摻了假?
市民張先生日前打入本報熱線,反映他在市場上買的木耳有些不對勁?!耙郧百I的木耳泡出來的水很清,這次買的木耳看上去還不錯,可泡出來的水很渾濁,碗底還有很多沉淀物,會不會摻了假?。窟@樣的木耳還能吃嗎?”帶著張先生的疑問,記者查閱了大量資料,發(fā)現(xiàn)早些年有不法商販為了多賣些錢給木耳增重:有的是拿糖水泡木耳,有的是淀粉泡,還有的是鹽泡,更甚者有拿淀粉拌著墨汁,再混入些沙子,使沙子吸附在木耳上……
難道西安市場上有摻假木耳?對此,本報記者進行了調(diào)查走訪。
■記者調(diào)查
種類品質(zhì)不同價格相差近百元
6月19日和26日,記者走訪西安部分市場發(fā)現(xiàn),同樣是木耳,價格懸殊很大。位于石化大道的城北蔬菜批發(fā)市場內(nèi)有四五家調(diào)味品店,均零售兼批發(fā)黑木耳。這里有一家店,出售三種價位的黑木耳:最貴的一斤50元,最便宜的每斤18元,還有一種要價40元。
“你要得多還能便宜,18元的要得多最低15元……”見記者猶豫,女店主解釋說:“看你怎么吃了?要吃火鍋就拿這個便宜的,葉子大、耐煮,火鍋店麻辣燙都買這個。這叫皮耳,就是所生長的木頭差些,其他都一樣?!?/FONT>
在辛家廟果蔬批發(fā)市場,同樣是皮耳,每斤要價19元。在該市場的另一家店,有一種被店主稱為目前市面上最好的木耳,每斤要價50元。這種木耳看上去葉子小小的,摸上去軟軟的,“這木耳怎么還沒干呢?”面對記者的詢問,店主說:“這是最新的木耳,采摘了沒多長時間就開始賣了,還沒來得及晾干呢!”
而在各大超市,袋裝木耳每斤八九十元的比比皆是。以某品牌木耳為例,每袋重150g,售價31.9元,照此計算,一斤的就需要106.3元。
■實驗時間:6月22日
■實驗地點:西安營養(yǎng)學會
■實驗人員:西安營養(yǎng)學會公共營養(yǎng)師分會委員、國家高級公共營養(yǎng)師敖惠琴、李海燕、張秋萍、張花花、宋莉莉、張潔、萬雪蓉以及本報記者
■本期實驗顧問:張?,西安營養(yǎng)學會公共營養(yǎng)師分會副秘書長、國家高級公共營養(yǎng)師
從每斤15元,到每斤上百元,黑木耳價格為何如此懸殊?為了比較各種價位的黑木耳有何不同,記者從市場上隨機買回了13袋樣品,然后參考價位等因素,從中挑選了4種樣品進行實驗。
實驗1
看聞嘗味
表面有雜質(zhì)的可能被加工過
對所選4種樣品通過看、聞、嘗進行鑒別。
樣品1皮耳(18元/斤)
看:朵形邊緣整齊,耳瓣稍有卷曲,朵腹面灰色,朵背面灰白色,無光澤
聞:自然木耳味
嘗:嚼起來是硬的
樣品2散裝木耳(50元/斤)看:朵型邊緣部分整齊,耳瓣卷曲,朵腹面灰褐色,無光澤聞:有醋酸味,酸澀
嘗:嚼起來是軟的
樣品3 袋裝品牌木耳(106.3元/斤)
看:朵型邊緣整齊,耳瓣稍有卷曲,朵腹面黑色,朵背面灰白色,有光澤
聞:自然木耳味
嘗:嚼起來是脆的
樣品4散裝木耳(40元/斤)看:朵型邊緣部分呈鋸齒狀,耳瓣卷曲,朵腹面呈灰褐色,有雜質(zhì)
聞:自然木耳味
嘗:硌,有沙土、碎屑感
比較結(jié)果:除了皮耳外形明顯外,其余3種樣品外形沒有明顯區(qū)別,樣品1、樣品3口感較為自然;樣品3更具有木耳粘滑感;樣品2聞著有醋酸味;樣品4有沙土感,可能是被加工過。
實驗2
拿水來泡
入水即下沉的木耳不好
取4種樣品各3g,泡發(fā)所用的水為蒸餾水,將樣品放入200ml溫水中,觀察泡發(fā)情況。實驗觀察到的現(xiàn)象為:
樣品1、2、4放入水中迅速下沉,樣品3放入水中下沉后立即上浮,隨后緩慢下沉;
浸泡5分鐘后,樣品1、2、4迅速膨大至原體積兩倍大小,樣品3沒有發(fā)生明顯變化;
浸泡30分鐘后,樣品1、2、3泡發(fā)的水溶液清澈,樣品4明顯有碎屑沉淀,并且樣品2體積已無明顯變化,樣品3體積還在增大。此時樣品1呈紅褐色,樣品2、4呈黃褐色,樣品3呈黑色。根據(jù)木耳正常泡發(fā)時間,溫水中應為3到6小時。在泡了3小時后,將樣品瀝干稱重為:
樣品1:26g,泡發(fā)率為8.6倍、有根;
樣品2:39g,泡發(fā)率為13倍,有酸臭味,且木耳肉質(zhì)部分已開始溶解,有透明粘稠狀肉質(zhì)浸出,無韌性、有根;
樣品3:42g,泡發(fā)率為14倍,樣品色黑且深,有肉感,韌性極佳,無根;
樣品4:26g,泡發(fā)率為8.6倍,水渾濁,有雜質(zhì)、有根。
比較結(jié)果:從實驗可以看出,品質(zhì)優(yōu)良的樣品3,干品時形狀規(guī)整,沒有異味,品嘗起來是自然的木耳口感,泡發(fā)時先浮后沉,泡發(fā)需要的時間長,泡發(fā)溶液澄清,泡發(fā)后呈黑色,觸之有厚重肉感,韌性極佳。而那些泡入水后會立即下沉、且水渾濁,并在短時間內(nèi)就能泡開的木耳,則是品質(zhì)不好或摻了東西的木耳。
實驗3
試劑檢測
聞著有酸味的木耳別買
根據(jù)市面上可能對木耳“再加工”的方法,實驗人員用PH試紙(用來測酸堿度)、鋁試劑(用來測是否含明礬)、鎂試劑(用來測是否含硫酸鎂)、碘試劑(用來測淀粉含量),來鑒定樣品木耳是否用了明礬(用來增加木耳的色澤和質(zhì)感)、硫酸鎂(為了給木耳增重)或淀粉(為了給木耳增重)、冰醋酸(中和明礬弱堿性,掩蓋木耳中明礬含量)進行加工。
實驗結(jié)果:用PH試紙檢測每種樣品泡發(fā)后的水溶液,幾種樣品的PH值均在6左右(偏中性)。用其他的相應試劑對樣品泡發(fā)溶液逐一進行測試,全部為陰性。這說明,本次實驗結(jié)果所測木耳均未發(fā)現(xiàn)異常。實驗中聞到有酸味的木耳,極有可能是晾曬不徹底就進行包裝儲存運輸造成的。
實驗總結(jié)
如何鑒別摻假木耳?張?說,市民在鑒別木耳時可用簡單易操作的“嘗嘗泡泡”的方法。在購買前可取一小片黑木耳,咬上一點嘗嘗,如果味甜且酸澀則可能摻有糖和明礬,如果味咸且酸澀則可能摻了鹽和明礬。此外摻假的黑木耳放入水中后因質(zhì)重會沉入水底,待摻假物慢慢溶解后再懸浮起來,且質(zhì)地粘而軟,沒有彈性;正常的黑木耳放入水中一般會先漂在水面,慢慢吸水后再懸浮在水中,且水泡之后富有彈性。
■生活提醒
食劣質(zhì)木耳易得病
在走訪中,一位店老板告訴記者:“以前常見的摻假方式,是用淀粉加墨汁熬在鍋里,攪拌成稀糊后,再倒入木耳,然后晾干售賣,因墨汁易被泡出來,所以現(xiàn)在最常見的是加糖水或鹽水、明礬,對木耳進行浸泡,還有的是用淀粉攪拌沙子的辦法,這樣做都是為了增加木耳的重量?!痹摾习逭f,“經(jīng)過如此加工,晾干后的木耳一斤最少都能多稱出二三兩來,所以他們敢賣得很便宜。”
“如果只是用糖水、鹽水來加工木耳,對人體倒也沒什么危害,但有些商販為了提高木耳的色澤,給木耳加明礬,食用后易導致皮膚過敏以及腹瀉。”張?說,明礬的化學成分為硫酸鋁鉀,所以長期食用人易得病,它會影響人體吸收食物中的鐵和鈣,還會進一步導致骨質(zhì)疏松和貧血。
如何正確泡發(fā)木耳
泡發(fā)木耳最好是用溫水或是涼水,千萬不要用開水來泡,用開水泡發(fā)木耳,一是會使木耳泡不大,二來木耳里面有一種叫做多糖的營養(yǎng)物質(zhì),一燙就會被高溫破壞;好木耳要用溫水或涼水泡四到六個小時,有人覺得好木耳泡一個多小時,感覺就差不多了,其實當你泡四到六個小時時,木耳才能發(fā)得更透、更大、更好。此外,除了用水泡,還可以用淘米水來泡發(fā)木耳,用淘米水泡的木耳肉更厚實,也泡發(fā)得更快,較水泡能縮短一半時間。
木耳哪些人不能吃
木耳偏涼性,無論是熱炒還是涼調(diào),最好都加些姜末,這樣可以中和木耳的涼氣,避免涼胃。此外,女性在經(jīng)期時不能吃木耳;特殊體質(zhì)的人、老年人要少吃;有腹瀉、出血性疾病的人應不食或少食木耳。木耳與田螺、野鴨同食不利于消化,所以應盡量避免與此類食物同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