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幾年,羊肚菌越炒越熱,讓很多人蠢蠢欲動,種植數(shù)量也在不斷的增加,也成為目前關注度最高的食用菌品種之一。由于羊肚菌的售價較高,所以也讓很多種植香菇的菇農有了轉戰(zhàn)的想法。即便如此,除少數(shù)地方外,大部分人只是看熱鬧,為何不敢輕易涉獵羊肚菌行業(yè)呢?
為何不棄“香”轉“羊”?
現(xiàn)在香菇種植不同當年,急速的發(fā)展已經導致菇農利潤大幅度下降。所以讓很多菇農產生的放棄或轉戰(zhàn)其他食用菌的想法。而羊肚菌的出現(xiàn),無疑讓菇農看見了商機,成為菇農轉戰(zhàn)的首選。但是目前來看,多數(shù)的菇農依舊保持理智的思想,其主要原因是:
1、習慣
對于香菇種植的菇農而言,基本10個菇農中9個都是種植3年以上,種植10年以上的菇農也不在少數(shù)。多數(shù)的菇農已經將香菇種植作為畢生的事業(yè),長時間的種植也成為了菇農的一種習慣。雖然累點、苦點,賺錢比原來少了點,但多數(shù)的菇農都不甘心放棄,并把香菇種植作為生活來源的依賴。
2、風險
香菇種植雖說并不景氣,但對于很多行業(yè)而言,依舊屬于風險較低的行業(yè)。只要認真管理,肯付出辛苦,賠錢的可能性極小,最多一年不賺錢。多數(shù)的菇農的利潤還是可以維持家庭的所需。遇到好的年景,還能有些富余的錢。而羊肚菌就大不相同,羊肚菌剛剛被人工馴化不久,雖然已經成功,但將羊肚菌引入到各地,還是需要很多的技術攻克,因為各地的環(huán)境差距大不相同。所以羊肚菌要想適應不同地區(qū)的不同環(huán)境,還需要時間的認證。而且根據(jù)目前種植羊肚菌菇農的反饋,羊肚菌的產量并不穩(wěn)定,雖然利潤很高,但是風險很大,弄不好可能就“白玩”。
3、風險
對于羊肚菌而言,占地面積遠大于香菇的種植面積。一般種植香菇都是基地種植,或者一個村、一個鎮(zhèn)的集中種植模式,平整的土地基本被香菇大棚覆蓋。這樣的局面如果改種羊肚菌,土地也將是一個難題。
其實歸根結底就是風險問題,如果風險能夠有所保障,其他都不是問題。別看別人賺錢,等你去做的時候,很可能就不是那么回事了。不要只看到賊吃肉,看不見賊挨打?,F(xiàn)在又快到了播種的季節(jié),你種香菇還是羊肚菌呢?
歡迎種植羊肚菌的菇農留言產量及效益,香菇行業(yè)壓力山大,如果羊肚菌技術成熟,將是我們菇農未來的出路和方向。